您的位置:首页 >滚动 >

40年翰墨传情 礼赞师生大爱

2023-07-07 14:55:31    来源:中国教育报

饱含深情 讴歌教师楷模

40年,中国教育报与师生同向同行,铭刻了无数奋斗路上的教育工作者。


(资料图片)

与师同行,传承师魂。40年春去秋来,中国教育报与千千万万教师一同走过;40个寒来暑往,中国教育报与教师们共励共勉。

正如梅贻琦所说:“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人,是教育的“核心”,是教育的温度和尺度,是中国教育发生历史性变革的重要力量。创刊40年来,中国教育报一直寻找、记录着中国教育的典型人物,独家报道了一大批优秀教师典型,如于漪、王思明、胡安梅、李吉林、张丽莉、张桂梅、陈立群,等等。他们,或是教学一线改革创新的旗帜人物,或是无私奉献青春的山村教师,或是冒着生命危险勇救学生的英雄教师,或是花甲之年投身教育脱贫攻坚的支教教师。报道推出后,他们的故事在全国教育战线产生巨大影响,他们的事迹感召着一批又一批教师。

这些师生之所以成为典型人物,在于其强烈的时代特征。40年来,中国教育报紧紧跟随中国教育发展的脉搏,感受其奔腾的流向,触摸其浪涌的起伏,通过人物的典型故事,记录和折射出一个时代的奋进之路,为中国教育发展、为历史留下了一份珍贵底稿:

在我国教育发展的历史上,曾有数百万民办教师长期扎根在最艰苦的基础教育一线,用坚守浇灌希望、用奉献守护明天,中国教育报发掘的王思明、胡安梅等民办教师正是这一群体的典型代表。

面对语文教学陷入题海训练、学生没有兴趣、老师迷茫的困境,于漪躬耕于中学语文教学事业,潜心语文教学改革,振聋发聩地提出了“语文教育人文性”的呼唤,这声呼唤,也是40年来,中国基础教育不断深化改革、不断重新出发的号角之一。

在脱贫攻坚的伟大实践中,教育系统广大干部师生全身全心全情投入,结出了累累硕果,与贫困地区结下了深厚情谊。从知名校长到支教贵州的“战贫”人,在这场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力度最强的脱贫攻坚战中,陈立群代表自己,也代表无数教育人。

被命运置于危崖,却用芬芳回馈人间,以怒放的生命向世界表达倔强。华坪女子高级中学校长张桂梅,用行动点燃希望种子,用教育的力量让千名女孩走出大山、改变命运,成为新时代感动无数人的“脊梁”代表。

…………

翻开泛黄的新闻纸,有些东西脆弱,有些却不朽。这一个个人物携带着属于他们那个时代的气息,扑面而来。认真不苟的聆听、提问、探访,饱含情感的触摸、写作、编辑,给了这些故事扎实的力量,40年过去,这些人物和他们的故事,即便时过境迁却依然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和感召力。

典型就是旗帜,榜样就是力量。在中国教育报创刊40周年来临之际,让我们再次将目光投向他们,选取40年来本报报道过的10位师生典型,回望他们的事迹,铭记他们的无私奉献、铭记他们的平凡与伟大,再一次去感受时代浪潮的气息。

——编者

于漪:永不枯竭的教学生命

陈亦冰

历史记录

人们把教师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作为一个教师,怎样才能无愧于这一崇高的称号?多少年来,于漪一直在思索着这个问题。她认为,人民教师的思想要有时代的高度,他的工作才会有开拓的光彩;教师的教学要有时代的活水,教学的生命才不会枯竭。

——1985年4月16日《开拓者的风范——记上海市杨浦中学特级教师于漪》,作者:本报记者 陈亦冰 通讯员 王厥轩

记者亲历

找出1985年的工作笔记,翻开尘封多年的记忆。38年前对于漪老师的那次紧急采访,弹指间,清晰起来。

总编室的指令很明确,尽快找到特级教师于漪,写一篇大通讯。在积极倡导尊师重教新风尚的时代,《中国教育报》太需要优秀人民教师的典型报道。

那时刚刚出任上海第二师范学校(又名上海市杨浦中学)校长的于漪老师,在中学语文教育界早已远近闻名,取经者、求教者、索稿者、采访者络绎不绝。当时的第二师范正处在关键的爬坡发展期,于漪老师为了集中精力治校办学,谢绝了不少采访。

我只好另辟蹊径,找到上海市教育局办公室秘书王厥轩。他是杨浦中学老三届学生,于漪老师的得意门生,1977年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大学毕业生,后来成为上海市教委教研室主任。请他出面后,于漪老师破例在百忙之中接受了我们的紧急采访。

那天,于老师讲了很多,很动情;我和厥轩记了很多,很感动。这是我从语文教师改行当新闻记者以来,第一次这么近距离地感受一名优秀人民教师丰富纯净的内心世界,第一次如此兴奋地产生对语文教学的强烈共鸣。

很快,7000多字的长篇通讯《开拓者的风范》在头版刊出,在全国教育系统引起极大反响。

“生命和使命同行”,这是于老师的名言。她告诉我们:“教师站上讲台,就是用生命在歌唱。”通讯里,我们只能用极短的篇幅介绍于老师超负荷坚持上好公开课的一个场景。其实,在她从教的几十年里,她的生命就像她喜欢的闻一多的散文诗《红烛》,燃烧着自己,创造着光明。

“两代师表一起抓”,这是于老师出任第二师范学校校长后的心声。她说:“学校教育的质量,说到底是教师的质量。师范学校是培养未来的教师,但首先要培养好现有的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依据这些丰富的素材,不久后我与《人民教育》杂志记者常江合作写了另一篇长篇通讯《两代师表一起抓》,发表在《人民教育》杂志上。

“一辈子做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这是于老师一辈子的为师之道。勤奋学习、不断反思,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也是于漪作为一名优秀教师的行动自觉。

如今,耄耋之年的于老师,每天还会经常待在挂着“滋蘭树蕙”匾额的书房里,坐在她最心爱的小书桌前,读着、写着、思考着。在于漪心里,教育从来就不是结果,而是一个生命润泽另一个生命的舒展过程。红烛人生,岁月如歌,而她就是三尺讲台上的一支红烛,燃烧自己,传播光明!

(作者系本报记者)

王思明:追寻黄土地的那束光

翟博

历史记录

在陕北,距延安市160公里、延长县80多公里的黄土高原腹地有个下西渠村。这里山大沟深,峁梁纵横,交通不便,贫穷落后,就在这个“十里同村,隔山为邻”,在这个靠毛驴出进的深山里,优秀共产党员、小学教师王思明,默默地耕耘着。

——1994年9月21日《为了黄土地的明天——记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山村教师王思明》,作者:本报记者 翟博

记者亲历

1991年初,我接到报社一项任务,去延安采访。那时春节刚过,陕北的天气非常冷,我与报社摄影部的两位同志,清晨出发,坐了一天的长途汽车,夜幕降临时分,赶到了向往已久的革命圣地延安。当晚,我们连夜听取了延安地区教育局局长武耀东对全区教育情况的介绍。了解到延长县下西渠小学教师王思明发扬延安精神、自力更生改变学校面貌的事迹后,我非常激动,意识到这是个大典型,一股非去不可的激情油然而生。

于是,我向延安地区教育局要来一辆吉普车,第二天一大早就向延长奔去,独自一人去了下西渠小学。汽车在黄土高原的梁峁上穿越了一整天,在暮霭笼罩大地的时候,我终于在黄土地深处找到了这所学校。一个山村教师为了黄土地上的孩子都能够上学,三迁校址,四修校舍,默默地在这山沟沟里奋斗了20多个春秋,太令人感动了。那个寒夜,我与王思明老师围坐在火炉边,一直长谈到鸡鸣时分。

那时陕北刚刚下过大雪,道路上到处有冰凌,为了节省时间,我们白天赶路,晚上采访。第二天,当我从下西渠赶到延长县,再从延长县出发赶往延安时天已经黑了,当时又下起大雪,县教育局的同志都劝我明日再走,但我想到明天一早在延安已约好了采访,坚持在雪花飘飞中上了路。雪越下越大,道路已有点看不清,而那山路一边靠大山,另一边则是黑洞洞的深渊。司机有点担心,想返回县城。看着车前远光灯下飞卷狂舞的大雪,我心里也捏着一把冷汗。可是,一想到如果不趁着山路还未结冰走出去,明天道路结了冰,自己也许会被大雪“封”在延长县好多天,约好的采访怎么办?我坚持继续赶路。也许是老天作美,汽车跑了几十公里山路后,终于走出大山,雪渐渐小了。就这样,80公里的路我们走了6个多小时,赶到延安时已是夜里12点多了。

后来,我又两次到下西渠小学追踪采访王思明,采写的长篇通讯《为了黄土地的明天》在1994年9月21日本报刊发后,在全国产生反响。1994年,王思明被评为第一届“全国十杰中小学教师”,当年教师节,时任国务院总理李鹏、副总理李岚清接见王思明,并与他亲切座谈。王思明还成为199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号召全国人民学习的先进模范人物之一,并当选为党的十五大代表。

至今,我都忘不了在陕北采访王思明时,于风雪交加的夜晚在黄土高原“雪拥道路车难前”的情景。每每回忆起这次采访,我都激情澎湃,精神焕发,豪情满怀!

(作者系中国教育报刊社原党委书记、社长)

关键词:

相关阅读

精彩放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