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滚动 >

世卫组织建议不要使用非糖甜味剂控制体重 两百亿无糖饮料市场面临逻辑颠覆?

2023-05-17 09:56:49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世界卫生组织的一篇最新指南,再次将非糖甜味剂推上风口浪尖。


(相关资料图)

当地时间5月15日,世卫组织发布名为《WHO advises not to use non-sugar sweeteners for weight control in newly released guideline)》的指南称,建议不要使用非糖甜味剂来控制体重,或以此降低非传染性疾病的风险。

世卫组织在指南中表示,有证据表明,使用非糖甜味剂对减少成人或儿童的体脂没有任何长期益处。此外,长期使用非糖甜味剂可能会产生潜在的不良影响,例如导致成人患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和死亡率的风险增加。

据了解,上述指南所指的非糖甜味剂主要包括安赛蜜、阿斯巴甜、安美、甜蜜素、纽甜、糖精、三氯蔗糖、甜菊糖和甜菊糖衍生物等。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查询A股几家非糖甜味剂上市公司财报后发现,除华康股份(SH605077,股价25.27元,市值57.73亿元)外,包括三元生物(SZ301206,股价30.58 元,市值61.87亿元 )、莱茵生物(SZ002166,股价7.25元,市值53.80亿元)、保龄宝(SZ002286,股价8.58元,市值31.90亿元)、金禾实业(SZ002597,股价25.72元,市值144.27亿元)在内的四家公司的主营产品均涉及指南中提到的非糖甜味剂。

倘若世卫组织该篇指南中的结论最终被全面证实,主打非糖甜味剂的无糖饮料行业或将面临逻辑被颠覆的风险。

上市公司:已看到报告,需研究后回复

近年来,伴随控糖、降糖的健康消费理念逐渐成为社会共识,无糖化、低糖化渐成全球健康饮食新标准。在此背景下,无糖饮料行业得到快速发展。

艾媒咨询发布的《2023年中国无糖饮料行业研究及消费者洞察报告》显示,2015~2022年中国无糖饮料行业市场规模逐年增长,由22.6亿元飙升至199.6亿元,预计2023~2027年将持续放量增长,市场规模有望达748.9亿元。

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随着健康意识的不断普及,控糖趋势愈发明显,品种丰富的无糖饮料逐步成为饮料市场重要的新生主力品类。

规模不断走高的无糖饮料市场,也推动上游非糖甜味剂厂商的业绩增长。

年报显示,安赛蜜、三氯蔗糖的主要生产商金禾实业2022年实现营收72.5亿元,同比增长24.0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6.95亿元,同比增长了44%。主营植物甜味剂提取的莱茵生物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14亿元,同比增长32.99%;实现归母净利润1.79亿元,同比增长50.92%。

对于驱动整个非糖甜味剂市场的增长因素,企业们有着相似的看法——健康。

金禾实业在2022年年报中提及,2019年7月,国家卫健委曾发文倡导食品生产经营者使用食品安全标准允许使用的天然甜味物质和甜味剂取代蔗糖,并倡导天然甜味物质和甜味剂饮料替代饮用。在政府政策的推动下,低糖/无糖食品迎来了更大的市场需求,从而带动了甜味剂产品需求的快速扩张。

全球规模最大的赤藓糖醇生产商三元生物也在年报中表示,因为功能性糖具有低热量、低能量、调节改善肠道菌群、防龋齿、降血脂等功能特性,将功能糖添加到食品中制成对人体健康有益的功能食品,成为其在健康食品行业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

但眼下,世卫组织的最新指南或从某种程度上颠覆整个行业的逻辑——使用非糖甜味剂对减少成人或儿童的体脂没有任何长期益处,甚至可能会产生潜在的不良影响,那么当前非糖甜味剂乃至无糖饮料市场主打的“健康概念”也将土崩瓦解。

5月16日下午,《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分别联系了多家非糖甜味剂企业,试图厘清企业对该指南的看法。

其中,莱茵生物方面回应称已看到相关信息,具体事项需要研发部门研究世卫组织得出结论的原因。“据我们了解,甜菊糖和一些其他的提取物是不参与人体代谢的。”另一家上市公司也对记者表示已看到世卫组织报告,需与相关部门研究后回复。

此外,保龄宝方面以正在筹备股东大会为由,拒绝采访;三元生物方面,记者先后三次拨打公司年报披露的电话,但均未接通。

专家:甜味剂缺乏长期的大人群研究,对其持审慎乐观态度

“(甜味剂)毕竟是个新兴的东西,所以我其实一直对它是持比较谨慎且乐观的态度。”

在营养健康专家吴佳看来,目前学界的确不断有着一些相对负面的研究指向甜味剂行业。“比如说,之前关于它能不能控制体重,这个事情就有正面的和负面的研究。(但)其实它还是缺乏长期的大人群的研究。”

对于目前广泛应用的各类非糖甜味剂的安全性,吴佳认为,目前最安全的是罗汉果糖、甜菊糖等从植物中提取的纯天然糖。“但是这种糖的味道又很单一,为了模拟天然糖的味道,还是需要加别的甜味剂来复配的。”

“大家觉得安全性次之的可能就是糖醇类的,但是最近其实又有研究指出,糖醇类也会有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吴佳补充道。

实际上,学界对于非糖甜味剂负作用的研究始终存在,但截至目前,并未有负面研究对行业带来巨大打击。

比如今年2月,《自然·医学》杂志曾刊登一篇学术论文,称赤藓糖醇被发现或会增加中风和心脏病发作风险,该篇论文旋即引发业界对于赤藓糖醇的讨论。不过,香港大学一位专业从事流行病与统计学的人士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直言,研究结论并不可靠。

该人士表示,“这一研究最多能够证明赤藓糖醇升高与心血管疾病风险升高同时发生,但在其他变量也在发生影响的前提下,无法证明两者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

彼时,包括三元生物、保龄宝在内的多家赤藓糖醇厂家均公开表示,公司的生产经营并未受到健康争议事件的影响,订单情况也是正常的。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世卫组织发布的最新指南被评估为是有条件的。

世卫组织指出,由于研究参与者的基线特征不同,且非糖甜味剂使用模式较为复杂,可能影响实验结论,混淆非糖甜味剂与疾病之间的证据联系。因此,世卫组织表示,这表明,根据这一建议做出的政策决定可能需要在特定的国家背景下进行实质性讨论,例如针对不同年龄组的消费程度进行相关研究。

关键词:

相关阅读

精彩放送